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其构成要件。 首先是客体要件。过失致人死亡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生命权是自然人以其生命维持安全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是公民最基本的人身权利。通俗来讲,就是每个人都有活着的权利,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侵犯了这一权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所保护的公民人身权利来看,生命权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项。 其次是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人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这包含了三个方面,一是必须发生致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这是本罪成立的前提。比如因为疏忽大意导致他人失去生命。二是行为人必须实施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这里的行为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例如,医生在治疗过程中由于疏忽开错药导致患者死亡,这就是作为的过失;而如果负有救助义务的人,能救助却不救助导致他人死亡,就是不作为的过失。三是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必须具有间接的因果关系,即被害人死亡是由于行为人的行为造成的。 然后是主体要件。该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在我国,年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也就是说,只要是年满十六周岁且精神正常的人,都可能成为过失致人死亡罪的主体。 最后是主观要件。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人死亡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比如,在道路上驾车时,应当注意观察路况避免撞到行人,但因为玩手机而没有注意,导致撞到行人并致其死亡。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这种结果的发生。例如,司机已经知道车辆刹车有问题,但自认为技术好能控制,结果在行驶过程中因刹车失灵撞死了人。 判断是否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四个构成要件。如果您遇到具体的法律问题,建议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