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哪些内容?


合同诈骗罪,简单来说,就是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犯罪行为。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 主体要件 合同诈骗罪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也就是说,无论是一个人单独实施诈骗行为,还是一个单位集体决定进行诈骗活动,都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例如,某个人以自己的名义与他人签订虚假合同骗取财物,或者某公司通过集体决策,以公司名义签订合同实施诈骗,都符合主体要件。 ### 主观要件 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有故意,并且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这意味着,行为人在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就打算通过欺骗手段骗取对方的财物,而不是因为其他原因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比如,张三在签订合同时就没有打算履行合同义务,只想骗取李四的货款,这就具备了主观故意和非法占有的目的。 ### 客体要件 合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国家对合同的管理制度,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又侵犯了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所有权。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合同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合同诈骗行为违反了这些规定,破坏了市场的正常运行。同时,诈骗行为直接导致对方当事人的财物遭受损失,侵犯了其财产权益。 ### 客观要件 这是判断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的关键部分。客观上,行为人必须实施了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具体表现形式有很多,如虚构合同主体、虚假的担保、编造不存在的合同项目等。例如,王五谎称自己有一家大型工厂,与赵六签订了设备采购合同,收取货款后消失不见,这就是典型的通过虚构事实骗取财物的行为。而且,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骗取财物数额较大才构成犯罪。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总之,只有同时满足上述四个构成要件,才能认定为合同诈骗罪。在实际生活中,如果遇到疑似合同诈骗的情况,应及时收集证据,并向相关部门报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