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名誉权侵权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我被人在网上恶意诋毁,说我做了很多坏事,导致我身边的人对我看法都变了,生活和工作都受到影响。我想知道这种情况算名誉权侵权吗,名誉权侵权的构成要件到底是什么呢?
展开 view-more
  • #名誉权侵权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名誉权侵权是指行为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损害了他人名誉,给他人造成了不良影响的行为。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名誉权侵权的构成要件。 首先是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这种行为主要包括侮辱和诽谤两种方式。侮辱是指以暴力或其他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比如,当众对他人进行辱骂、嘲笑,或者使用暴力手段羞辱他人。诽谤则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例如,编造他人有违法犯罪行为并四处传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这就明确了侮辱和诽谤行为属于侵害名誉权的范畴。 其次,这种损害行为具有违法性。也就是说,行为人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只要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就具有违法性。但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正当的舆论监督、合法的新闻报道等,这些行为虽然可能会对他人名誉产生一定影响,但由于是依法进行的,不具有违法性,不构成名誉权侵权。 再者,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因为行为人的侮辱、诽谤等行为,直接导致了受害人名誉受到损害。比如,由于行为人在网上散布受害人的虚假负面信息,使得周围的人对受害人产生了负面评价,导致受害人社会评价降低,这就体现了因果关系。 最后,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情况。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损害他人名誉,仍然实施该行为。过失则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损害他人名誉,但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预见了但轻信能够避免。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只要行为人存在过错,就可能构成名誉权侵权。 总之,只有同时满足存在损害行为、行为具有违法性、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有因果关系以及行为人主观有过错这四个构成要件,才能认定为名誉权侵权。当我们的名誉权受到侵害时,可以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以及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