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之四对象条件是什么?
我和人起了冲突,对方先动手打我,我想还手自卫。听说正当防卫有对象条件,我不太清楚这个条件具体是什么,就怕自己还手的时候没把握好,变成违法犯罪。想问问正当防卫构成条件里的对象条件到底是啥样的。
展开


正当防卫,通俗来讲,就是当我们面临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时,采取的用以制止该不法侵害的行为。如果这种行为给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是不用承担刑事责任的。而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是其构成条件中的重要一环。 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要求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施。也就是说,当遇到不法侵害时,我们只能对实施侵害的那个人进行防卫,不能针对其他无关的人。这是因为正当防卫的目的在于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只有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施防卫,才能直接有效地制止侵害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从这条法律规定可以明确看出,防卫行为的对象是“不法侵害人”。 举例来说,如果甲对乙进行殴打,乙为了保护自己,只能对甲进行防卫反击,而不能为了躲避甲的攻击,跑去伤害与甲同行但并未参与侵害的丙。因为丙并非实施不法侵害的人,对丙的伤害行为不符合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可能会构成故意伤害等其他违法行为。 在司法实践中,准确判断是否符合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至关重要。只有严格遵循这一条件,才能正确认定正当防卫行为,保障公民在面临不法侵害时能够合理合法地行使自卫权利,同时避免滥用防卫权对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不必要的损害。所以,大家在遇到类似情况时,一定要清楚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确保自己的行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