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涉嫌刑事责任,单位该怎么处理,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我是一家公司的负责人,最近有个员工涉嫌刑事责任被警方调查了。我不太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应该怎么处理这件事,能不能和这个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呢?要是处理不当,怕会有法律风险,所以想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
展开


当员工涉嫌刑事责任时,单位的处理方式以及是否解除劳动合同是一个需要谨慎对待的法律问题。下面为您详细分析。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涉嫌刑事责任”的概念。这是指员工的行为可能触犯了刑法,被司法机关怀疑并展开调查,但此时并没有经过法院的审判,员工还不能被认定为有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是有明确界定的。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它包括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被人民法院依据刑法第三十七条免予刑事处罚的。也就是说,如果员工最终被法院判定有罪并承担了相应的刑罚,或者虽然犯罪但被免予刑事处罚,单位是可以依据这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但是在员工仅仅是涉嫌刑事责任,还未被法院判决时,单位不能直接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因为在我国法律体系中,遵循“无罪推定”原则,在未经法院依法判决之前,任何人都不能被认定为有罪。所以单位此时解除劳动合同,可能会面临法律风险。如果员工被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比如被拘留、逮捕等,导致无法正常履行劳动合同,单位可以暂时停止劳动合同的履行。在暂时停止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单位可以不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双方的权利义务也暂时中止。当司法程序结束,如果员工被证明无罪,单位应当恢复与员工的劳动关系,并按照规定支付相应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如果员工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单位则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总之,单位在处理员工涉嫌刑事责任的情况时,要严格依据法律规定,避免因处理不当而引发劳动纠纷。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