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制度和体系是怎样的?


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在我们年轻有工作能力的时候,按照规定缴纳一定的费用,等我们老了不能工作了,就可以从这个制度里领取钱来保障基本生活。 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基本养老保险,这是养老保险体系的基础。它又分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主要针对在城镇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就业的人员,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保费。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则面向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 第二部分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企业年金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职业年金则是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这两者都是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能让职工在退休后获得更多的收入。 第三部分是个人商业养老保险。这是个人通过购买商业保险公司的养老保险产品来为自己的养老生活提供保障。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和养老需求选择不同的产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详细规定。其中第十条明确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这些规定为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保障了劳动者在养老方面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