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环境污染罪的立案条件是什么?

我是一家小工厂的负责人,最近听说有环境污染罪。我担心工厂的一些排放行为可能涉及违法,所以想了解下环境污染罪的立案条件具体是什么,这样我也能判断工厂的情况是否会触及法律红线。
展开 view-more
  • #污染环境罪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环境污染罪,准确来说是污染环境罪。这是一种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犯罪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的补充规定》,以下情形应当予以立案追诉: 第一,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对环境和生态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这些区域进行污染行为,危害极大。 第二,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三吨以上的。危险废物通常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性等特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会造成严重威胁。 第三,排放、倾倒、处置含铅、汞、镉、铬、砷、铊、锑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三倍以上的。这些重金属污染物在环境中难以降解,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进而影响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 第四,排放、倾倒、处置含镍、铜、锌、银、钒、锰、钴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十倍以上的。虽然这些污染物的毒性相对较弱,但大量排放也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第五,通过暗管、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灌注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这种逃避监管的行为严重破坏了环境监管秩序,加大了环境风险。 第六,二年内曾因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受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又实施前列行为的。多次违法说明行为人主观上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漠视,需要通过刑事手段进行制裁。 第七,重点排污单位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或者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排放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重点排污单位的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篡改数据会导致监管失效,严重危害环境质量。 第八,违法减少防治污染设施运行支出一百万元以上的。防治污染设施是减少污染物排放的重要保障,减少其运行支出会导致污染物超标排放,损害环境利益。 第九,违法所得或者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的。环境污染往往会给公私财产带来损失,达到一定数额就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造成生态环境严重损害的。生态环境的损害可能涉及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退化、水质恶化等多个方面,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 第十一,致使乡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取水中断十二小时以上的。饮用水水源的安全关系到广大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秩序,中断取水会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第十二,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十亩以上,其他土地二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土地功能的破坏会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 第十三,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二千五百株以上的。森林和林木对于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提供生态服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大量死亡会破坏生态环境。 第十四,致使疏散、转移群众五千人以上的。环境污染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导致群众需要疏散、转移,影响社会稳定。 第十五,致使三十人以上中毒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直接体现为中毒等症状,多人中毒说明环境污染的危害程度较大。 第十六,致使三人以上轻伤、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这种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后果严重,需要通过刑事法律进行制裁。 第十七,致使一人以上重伤、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重伤等严重后果表明环境污染行为的危害性极大,必须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其他严重污染环境的情形。这是一个兜底条款,以应对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其他严重污染环境的情况。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