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侵权诉讼的管辖法院是什么?
我遇到了环境侵权的问题,想起诉对方,但不知道该去哪个法院。我不太清楚法律对于环境侵权诉讼的管辖法院是怎么规定的,想了解一下到底该向哪个法院提起诉讼,是侵权行为地法院,还是被告住所地法院,还是有其他特殊规定呢?
展开


环境侵权诉讼的管辖法院在法律上是有明确规定的。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管辖法院的相关概念。管辖法院就是指在法律规定下,有权受理和审判某个案件的法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在环境侵权诉讼中,这一规定同样适用。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也就是说,当发生环境侵权事件时,受害者既可以向侵权行为实施地的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向侵权结果发生地的法院起诉,同时还能选择向被告住所地的法院起诉。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第一审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由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发生地、损害结果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这意味着,如果是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管辖法院的级别要求为中级以上人民法院,并且管辖地也是围绕侵权行为和被告住所地。 对于普通的环境侵权诉讼(非公益诉讼),当事人可以根据自身的便利等因素,从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法院中选择合适的法院进行起诉。而对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则要按照规定向有管辖权的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起。这样的规定有助于保障环境侵权诉讼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处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