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转让有哪些相关规定?


股权转让是指公司股东依法将自己的股东权益有偿转让给他人,使他人取得股权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我国,股权转让涉及多方面的法律规定。 首先,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分为内部转让和外部转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十一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其次,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转让。《公司法》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股东持有的股份可以依法转让。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股东转让其股份,应当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或者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记名股票,由股东以背书方式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转让;转让后由公司将受让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记载于股东名册。无记名股票的转让,由股东将该股票交付给受让人后即发生转让的效力。 再者,关于股权转让的价格确定。一般来说,股权转让价格可以由转让方和受让方协商确定。常见的确定方法有以公司的净资产额为主要依据、以出资额为主要依据、以评估价额为主要依据等。 最后,股权转让还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通常需要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进行工商变更登记等手续。如果涉及国有股权的转让,还需要按照相关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进行审批和评估等程序。总之,股权转让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法律行为,涉及众多法律规定和程序,当事人在进行股权转让时应当谨慎,确保符合法律规定,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