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诉讼案件的受理流程是怎样的?
我怀疑有人进行虚假诉讼,想向法院反映。但我不知道虚假诉讼案件受理流程是啥样的,从哪里开始,要准备什么材料,后续又会经历哪些步骤,我希望能弄清楚这些,好维护司法秩序和自己的权益。
展开


虚假诉讼是指当事人出于非法的动机和目的,利用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采取虚假的诉讼主体、事实及证据的方法提起民事诉讼,使法院作出错误的判决、裁定、调解的行为。 当发现可能存在虚假诉讼的情况时,相关人员可以向法院提出。首先,对于虚假诉讼案件的受理,一般可以由利害关系人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这里的利害关系人就是指和这个虚假诉讼案件结果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人,比如虚假诉讼可能会损害到其财产权益、名誉权等的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当利害关系人提交申请时,要尽可能详细地说明虚假诉讼的情况,包括涉及的案件、虚假的事实和证据等内容。 法院在收到申请后,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初步审查主要看申请是否符合基本的形式要求,比如是否有明确的申请人和被申请人,是否大致说明了虚假诉讼的情况等。如果材料不齐全,法院可能会要求申请人补充材料。 经过初步审查后,如果法院认为有必要进一步调查,就会启动调查程序。在调查过程中,法院会收集相关证据,比如查阅案件卷宗、询问当事人、证人等。对于虚假诉讼涉及的证据,法院会进行严格的审查判断其真实性和合法性。 如果经过调查,法院认定确实存在虚假诉讼行为,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理。对于情节较轻的,可能会对参与虚假诉讼的当事人进行罚款、拘留等处罚;如果虚假诉讼行为构成犯罪的,法院会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对于因虚假诉讼受到损害的利害关系人,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求赔偿损失。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