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举报嫌犯不属实,行为人是否构成诬告陷害?

我之前举报了一个人是嫌犯,可后来发现情况不属实。我很担心自己这样的行为会不会构成诬告陷害啊,心里一直很忐忑。我就是基于一些误会才举报的,并不是故意去诬陷他,现在就想知道这种情况在法律上到底怎么认定,希望有人能给我解答下。
展开 view-more
  • #诬告陷害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探讨举报嫌犯不属实,行为人是否构成诬告陷害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先明确诬告陷害罪的定义和构成要件。 诬告陷害罪,通俗来讲,就是有人故意捏造犯罪事实,然后向有关机关告发,目的是让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从这个规定可以看出,判断是否构成诬告陷害罪,关键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有故意,以及是否有捏造犯罪事实的行为。如果举报人是基于主观故意,故意编造虚假的犯罪事实去举报,并且目的是让被举报人受到刑事处罚,那么就可能构成诬告陷害罪。比如,甲和乙有矛盾,甲为了报复乙,故意编造乙盗窃的事实向公安机关举报,这种情况下甲就可能构成诬告陷害罪。 然而,如果举报人不是故意的,只是因为一些误会或者信息不准确等原因导致举报内容不属实,那就不构成诬告陷害罪。这在法律上被称为错告或者检举失实。例如,丙在匆忙中看错了人,以为丁是实施犯罪行为的人,于是向警方举报,后来发现是自己看错了,这种情况就不属于诬告陷害。 在实际的司法实践中,对于是否构成诬告陷害罪,还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来判断。比如举报人的动机、举报的背景、所依据的信息来源等。司法机关会通过调查取证,全面了解情况,从而准确认定行为人的行为性质。所以,举报嫌犯不属实并不一定就构成诬告陷害罪,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结合法律规定来进行判断。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