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审民事案件级别管辖标准是怎样的?


第一审民事案件的级别管辖,就是不同级别的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下面来详细介绍各级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的标准。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范围最为广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除了法律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外,其余的第一审民事案件都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这是因为基层法院数量多、分布广,方便当事人进行诉讼,也便于法院审理案件。比如一些邻里之间的小额借贷纠纷、简单的买卖合同纠纷等,通常都由基层人民法院作为第一审法院进行审理。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有三类。一是重大涉外案件。这里的“重大”,一般指争议标的额大、案情复杂,或者居住在国外的当事人人数众多的涉外案件。例如涉及跨国公司的巨额合同纠纷案件,就可能属于重大涉外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二是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这类案件往往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对当地的经济、社会等方面会产生较大影响。三是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这主要是为了适应特殊情况和审判工作的需要。比如专利纠纷案件,通常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高级人民法院管辖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高级法院主要负责对本辖区内的审判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所以其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相对较少。只有那些在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才由高级人民法院作为第一审法院。这类案件往往涉及重大的经济利益、复杂的法律关系和广泛的社会影响。 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有两类。一类是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这类案件涉及的问题通常具有全国性的示范意义和影响力。另一类是认为应当由本院审理的案件,这赋予了最高人民法院灵活处理特殊案件的权力。不过,由最高人民法院作为第一审法院的民事案件是非常罕见的。 了解第一审民事案件的级别管辖标准,对于当事人正确选择起诉的法院至关重要。当事人在遇到民事纠纷时,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按照上述级别管辖标准,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以确保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