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离婚财产分割有哪些知识?


涉外离婚财产分割涉及到不同国家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相关知识。 首先,要确定适用的法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夫妻财产关系,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适用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国籍国法律或者主要财产所在地法律。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共同经常居所地法律;没有共同经常居所地的,适用共同国籍国法律。这意味着在涉外离婚财产分割时,夫妻双方可以先协商确定适用哪国法律,如果没有协商,就按照上述规定来确定适用的法律。 其次,财产的范围。涉外离婚财产分割的财产范围包括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增值部分等。对于在不同国家的财产,需要根据当地的法律规定来确定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一般来说,婚后夫妻双方共同购买、共同经营等获得的财产通常属于共同财产。 再者,分割的原则。在我国,离婚时财产分割一般遵循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在涉外离婚中,如果适用我国法律,也会遵循这一原则。比如,如果一方在婚姻中有过错,如出轨、家暴等行为,在财产分割时可能会少分。同时,要考虑到财产的来源、双方的经济状况等因素。 另外,对于国外财产的分割,可能会面临一些实际操作上的困难。因为不同国家的法律和司法程序不同,可能需要通过国际司法协助等方式来进行。例如,要获取国外财产的相关信息,可能需要通过当地的律师或司法机构来协助。 最后,如果涉及到不动产的分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不动产物权,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也就是说,在哪个国家的不动产,就按照哪个国家的法律来处理其分割问题。 总之,涉外离婚财产分割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并遵循相关的法律规定。如果遇到具体问题,建议咨询专业的涉外法律律师,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