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法》全文内容是怎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是为防治环境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制定的法律。下面为你详细解读其关键内容。 首先是环境噪声的定义,该法所称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而环境噪声污染,则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在工业噪声污染防治方面,本法规定在城市范围内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工业噪声的,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工业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噪声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例如,企业要合理布局生产设备,采用低噪声的工艺和设备等。 对于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建筑施工噪声的,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必须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并且要公告附近居民。 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也有明确规定。本法要求机动车辆、铁路机车、机动船舶等交通运输工具在运行时,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噪声排放标准。例如,在城市市区范围内行驶的机动车辆的消声器和喇叭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禁止制造、销售或者进口超过规定的噪声限值的汽车。 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方面,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因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固定设备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商业企业,必须按照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规定,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申报拥有的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的状况和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设施的情况。同时,禁止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受到环境噪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损失。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其他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机构调解处理;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总之,这部法律为我们防治环境噪声污染提供了全面且有力的法律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