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专利相似度达到多少算侵权?


在判断功能专利相似度达到多少算侵权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功能专利的概念。功能专利是指对产品或方法所具有的特定功能授予的专利。这种专利保护的是实现某种功能的技术方案,而不是产品的外观或结构。 判断专利侵权并不是单纯看功能专利的相似度。在我国,专利侵权的判定主要依据全面覆盖原则和等同原则。 全面覆盖原则是指,如果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的技术特征包含了专利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则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构成侵权。这意味着,只要被控侵权物缺少专利权利要求中的任何一个必要技术特征,就不构成侵权。例如,某专利描述了一种实现自动清洁功能的设备,其权利要求中明确提到了A、B、C三个必要技术特征。如果被控侵权的设备只具备A和B两个技术特征,而缺少C特征,那么按照全面覆盖原则,该设备不构成侵权。这一原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五十九条中有相关体现,该条规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等同原则是指,被控侵权物的技术特征与专利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相比,虽然不完全相同,但在手段、功能和效果上基本相同,并且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联想到的特征,也应认定为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比如,专利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是用螺栓固定部件,而被控侵权物是用卡扣固定部件,螺栓和卡扣在实现固定功能上手段、功能和效果基本相同,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想到这种替换,那么就可能适用等同原则认定侵权。 关于具体的相似度数值,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一个固定的比例来判定侵权。因为专利技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能简单地用相似度百分比来衡量是否侵权。不同的专利案件需要根据具体的技术方案、权利要求的内容以及被控侵权物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如果遇到功能专利侵权纠纷,当事人可以先收集相关证据,包括专利证书、被控侵权物的技术资料等。可以自行与侵权方协商解决,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专利行政管理部门请求处理,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会组织专业的技术鉴定,由专业人员对专利技术和被控侵权技术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作出是否侵权的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