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补助是否需要计提暂时性差异?
我收到了一笔政府补助,不清楚在税务处理上,这笔政府补助需不需要计提暂时性差异。我对这方面的法律规定不太了解,担心处理不当会带来税务风险,想知道从法律角度,政府补助到底要不要计提暂时性差异呢?
展开


要判断政府补助是否需要计提暂时性差异,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暂时性差异。简单来说,暂时性差异就是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当两者不一致时,就会产生暂时性差异。 对于政府补助,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相关规定,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 在税务处理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取得的政府补助收入,除另有规定外,应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当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在确认政府补助的时间和金额上存在差异时,就会产生暂时性差异。 例如,对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会计上通常是先确认为递延收益,然后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分期计入当期损益;而税务上可能要求在收到补助时一次性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需要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所以,政府补助是否需要计提暂时性差异,关键在于会计和税务处理的差异。企业要依据具体的政府补助类型和相关法律规定,仔细分析判断是否存在暂时性差异,并按照会计准则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