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书没按手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保证书没按手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看。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概念。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保证书在本质上可以看作是一种单方的承诺协议,具有合同的部分特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在签订书面协议时,签字、盖章、按手印通常被视为确认当事人意思表示的方式。对于保证书而言,按手印并不是其具有法律效力的必要条件。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这意味着,如果保证书是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即使没有按手印,只要有当事人的签名,保证书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不过,在实际生活中,按手印可以增强保证书的证明力。因为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较强的识别性和证明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按手印的保证书就无效。比如,在一些司法实践中,如果有其他证据能够证明保证书是当事人自愿签署的,并且内容合法合理,即使没有按手印,法院也会认定其具有法律效力。例如,有证人能够证明当事人签署保证书的过程,或者有相关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证据能够佐证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所以,判断保证书是否有效,关键还是看其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生效要件,而不是仅仅取决于是否按了手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