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罪已立案后该怎么处理?


当故意伤害罪已经立案后,处理流程一般如下: 首先是侦查阶段。在此阶段,公安机关会展开全面的调查工作,收集与案件相关的各种证据。比如,他们会寻找现场的目击证人,了解事情发生的具体经过;对案发现场进行勘查,查看是否有遗留的物品或痕迹能证明案件情况;还会对伤者进行伤情鉴定,确定伤害的程度,这是判断犯罪情节轻重的重要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犯罪嫌疑人在此阶段可以聘请律师为自己提供法律帮助,律师可以向公安机关了解案件有关情况,会见犯罪嫌疑人并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等。 接着进入审查起诉阶段。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会将案件移送至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会对公安机关移送的所有证据材料进行仔细审查,判断犯罪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如果检察院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在此阶段,犯罪嫌疑人的辩护律师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与犯罪嫌疑人核实有关证据,为其进行辩护准备。 最后是审判阶段。人民法院会根据检察院的起诉,对案件进行公开审理。在法庭上,控辩双方会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法院会依据查明的事实、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对被告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以及应承担的刑事责任作出判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如果被告人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上诉,进入二审程序。 总之,故意伤害罪立案后,各个阶段都有明确的法律程序和规定,犯罪嫌疑人应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工作,同时可以通过聘请律师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