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拆迁安置协议签订后发生拆迁纠纷怎么处理?

我和拆迁方签了拆迁安置协议,可之后就补偿金额、安置地点等问题出现了纠纷。我不太清楚这种已经签了协议之后的纠纷该怎么解决,是找政府部门协调,还是直接去法院起诉呢?具体的处理流程和方法是怎样的?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view-more
  • #拆迁纠纷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拆迁安置协议签订后,如果发生了拆迁纠纷,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处理。 首先是协商解决。协商解决是最为简单直接的方式,它指的是纠纷双方就争议的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寻求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这种方式具有灵活性和自主性,双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诉求和意见。比如,拆迁户认为安置房屋的面积与协议约定不符,双方可以通过协商,就面积差异的补偿方式、补偿金额等问题达成一致。这种方式成本低、效率高,还能避免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从法律层面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倡导当事人通过自愿协商解决合同纠纷,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 如果协商不成,还可以申请行政裁决。当拆迁纠纷涉及到行政行为时,比如拆迁方没有按照协议履行行政义务,被拆迁人可以向相关的行政部门申请裁决。以城市房屋拆迁为例,根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裁决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未搬迁的,由房屋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强制拆迁,或者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拆迁。在申请行政裁决时,当事人需要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行政部门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裁决。 此外,还能申请仲裁。仲裁是一种准司法方式,它是指双方当事人根据事先或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给仲裁机构进行裁决。仲裁具有专业性、保密性和高效性等特点。比如,在拆迁安置协议中约定了仲裁条款,当发生纠纷时,双方就可以按照约定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履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最后,也可以提起诉讼。如果其他方式都无法解决纠纷,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是一种最具权威性和强制性的解决方式。在拆迁纠纷诉讼中,又分为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如果是拆迁安置协议履行过程中的民事争议,比如补偿款的支付、安置房屋的交付等问题,当事人可以提起民事诉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如果是对拆迁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有争议,比如拆迁许可证的颁发、拆迁补偿安置方案的制定等,当事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人民法院会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相应的判决。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