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赔偿二审超过审限该怎么处理?
我有个行政赔偿的案子到二审了,但是已经超过了规定的审限,案件还没出结果。我很着急,也不知道这种情况正常不正常,想了解下遇到行政赔偿二审超过审限该怎么处理?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推动案件尽快有个结果?
展开


在行政赔偿二审中,如果出现超过审限的情况,我们需要从多方面来了解和应对。首先,要明白审限的概念。审限就是法律规定的,法院审理案件必须要在这个时间内完成的期限。规定审限的目的是为了让案件能够快速、高效地得到处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行政赔偿二审的审限是三个月,不过要是有特殊情况,经过批准是可以延长的。 当遇到二审超过审限的情况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向审理案件的法院进行询问。可以联系案件的承办法官或者书记员,了解一下案件超过审限的原因是什么。有可能是因为案件情况复杂,需要更多时间去调查、研究;也有可能是有特殊情况经过了批准延长审限。通过询问,我们能掌握案件的进展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如果询问后发现没有正当理由超过审限,那么可以向法院的监督部门反映情况。法院一般都有专门的监督机构,他们会对案件的审理流程进行监督。当事人向监督部门反映后,监督部门会对案件进行审查,如果确实存在违规超审限的问题,会督促相关人员尽快处理案件。 第三,还可以向同级人民检察院反映。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对于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有监督的职责。当事人向检察院反映行政赔偿二审超审限的问题后,检察院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如果发现法院存在违法行为,会依法进行监督纠正。 总之,行政赔偿二审超过审限,当事人不要着急,可以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去了解情况、解决问题,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