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人作为债权人起诉有哪些法条?
我家里老人去世了,留下一笔债权。我们作为继承人想向债务人追讨,但是不清楚在法律上我们以债权人身份起诉有什么依据,想了解一下相关的法条规定,以便更好地维护我们的权益。
展开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当继承人作为债权人起诉时,会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法律规定。 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它规定了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这里明确了债权作为一种合法财产权益,如果符合法律规定,是可以作为遗产由继承人继承的。也就是说,当被继承人去世后,其生前享有的债权,继承人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继承并主张权利。 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对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作出了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这就确定了哪些人有资格作为继承人来主张被继承人的债权。 再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了起诉必须符合的条件,其中包括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继承人作为债权人起诉时,需要满足这些起诉条件,法院才会受理案件。 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中也有关于当事人资格等方面的规定,进一步明确了继承人在诉讼中的地位和相关程序要求。这些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共同构成了继承人作为债权人起诉的法律依据,确保继承人能够在法律框架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