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继承手续怎么办?


在继承关系中,当出现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情况时,涉及到一些特殊的法律规定和手续办理问题。下面为您详细介绍。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代位继承”和“转继承”这两个重要概念。代位继承是指在法定继承中,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时,由被继承人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替先死亡的长辈直系血亲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一项法定继承制度。比如,爷爷去世了,爸爸先于爷爷死亡,那么爸爸的子女(也就是爷爷的孙子女)可以代位继承爸爸应得的那份遗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而转继承是指继承人在被继承人死亡之后,遗产分割之前,因为某种缘故尚未实际取得遗产而死亡或被宣告死亡,其应继份额转由他的法定继承人继承。例如,父亲在爷爷去世后,遗产还未分割时父亲去世了,那么父亲应得的那份遗产就由父亲的法定继承人(如配偶、子女等)转继承。关于办理继承手续的流程,大致如下:第一步,要确定继承人的范围和资格。这就需要依据法律规定和相关证据,比如亲属关系证明、死亡证明等,来明确哪些人有权利参与继承。第二步,进行遗产的清理和评估。要对被继承人的财产进行全面的梳理,包括房产、存款、车辆、股权等,并对其价值进行评估。第三步,办理继承公证。继承人需要到公证处办理继承公证,公证机构会对继承人的身份、资格以及遗产情况进行核实。在办理公证时,需要提供一系列的材料,如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继承人的身份证明、亲属关系证明、遗产的产权证明等。第四步,如果涉及房产等需要过户登记的财产,在取得公证书后,要到相关的产权登记部门办理过户手续。总之,当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时,继承手续的办理需要遵循法律规定,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并且要准备好相关的材料,以确保继承的合法性和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