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该如何选择赔偿金额?


肇事逃逸后,赔偿金额的确定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首先要明确,“交通肇事逃逸”指在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事故现场甚至潜逃藏匿的违法行为。 在赔偿方面,如果肇事车辆参加强制保险,那么保险公司会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对受害方进行赔偿。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六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该机动车参加强制保险的,由保险人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 要是无法确定逃逸车辆,或者该车辆没参加强制保险,并且抢救费用超出了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需要支付抢救、丧葬等相关费用时,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可以先行垫付。之后,其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这同样是《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六条所规定的内容。 赔偿项目也是确定赔偿金额的关键。对于受害者,赔偿项目包括因接受医疗诊治产生的各类费用,像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必要的营养费等。如果受害人因事故致残,还需赔偿残疾赔偿金、辅助残疾用具费、被抚养人生活费用等维持日常生活和因失去劳动力带来经济损失的费用,以及康复费和护理费等后续治疗费用。若造成人员死亡,还要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这是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这些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造成残疾或死亡的,按相应规定赔偿。 另外,保险方面,在逃逸情况下商业险通常是拒赔的,主要赔偿责任大多会落到肇事者个人身上。 受害者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的方式要求赔偿。若选择诉讼,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相关概念: 交通肇事逃逸:在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之后,当事人为了规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甚至潜逃藏匿的违法行为。 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在无法确定逃逸车辆或车辆未参加强制保险,且抢救费用超出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等情况下,先行垫付抢救、丧葬等相关费用的基金,垫付后其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