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买房容易踩中的“雷点”有哪些?

我打算买套房子,但是听说买房有很多陷阱和风险,我很担心自己会不小心踩雷。我想知道在买房过程中,容易遇到哪些问题和陷阱,比如合同条款、产权问题、房屋质量等方面,希望懂行的人能给我详细说说。
展开 view-more
  • #购房风险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买房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可能会踩到的“雷点”,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产权问题。产权清晰是买房的重要前提。有的房子可能存在多个共有人,如果部分共有人擅自出售房屋,而其他共有人不同意,那么购房合同可能会被认定无效。依据《民法典》第三百零一条规定,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变更性质或者用途的,应当经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但是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所以购房者在买房前一定要查看房产证,核实产权人信息,必要时可到不动产登记中心查询房屋产权状况。 其次是房屋质量问题。有些开发商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在房屋建造过程中偷工减料,导致房屋出现质量问题。比如墙体裂缝、漏水等。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四十条规定,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建设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为2年。购房者在收房时,要仔细检查房屋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要求开发商整改。 再者是合同条款问题。购房合同是保障购房者权益的重要依据,但很多合同条款可能存在一些陷阱。比如开发商可能会在合同中设置不合理的违约责任,或者对房屋交付时间、配套设施等重要事项含糊其辞。购房者在签订合同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对于不理解或者不合理的条款,要及时与开发商协商修改。《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规定,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说明义务,致使对方没有注意或者理解与其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的,对方可以主张该条款不成为合同的内容。 另外,还有虚假宣传问题。开发商为了吸引购房者,可能会对楼盘的配套设施、周边环境等进行夸大宣传。但实际交付时,却与宣传不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商品房的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为要约邀请,但是出卖人就商品房开发规划范围内的房屋及相关设施所作的说明和允诺具体确定,并对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订立以及房屋价格的确定有重大影响的,构成要约。该说明和允诺即使未载入商品房买卖合同,亦应当为合同内容,当事人违反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所以购房者对于开发商的宣传要保持理性,不要仅仅依据宣传就做出购房决策。 最后,还有资金安全问题。有些不法开发商可能会挪用购房者的购房款,导致房屋无法按时交付甚至烂尾。购房者在支付购房款时,一定要将款项存入监管账户,以保障资金安全。《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开发企业预售商品房所得款项应当用于有关的工程建设。商品房预售款监管的具体办法,由房地产管理部门制定。 总之,买房是一件大事,购房者在买房过程中一定要谨慎小心,仔细审查各个环节,避免踩中“雷点”,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