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房屋被强制拆迁,被征收人该信访还是信法?

我家房子被强制拆迁了,现在不知道该通过信访途径反映情况,还是走法律程序来维权。信访感觉能直接向相关部门表达诉求,但又担心没什么实际效果;走法律程序吧,又觉得很麻烦,也不清楚法律能不能真的保障我的权益。想问问到底该选哪种方式?
展开 view-more
  • #房屋强拆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当房屋遭遇强制拆迁时,被征收人面临信访和信法两种途径的抉择,需要结合两者的特点以及相关法律规定来综合判断。 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对于被征收人而言,信访可以直接向相关政府部门反映房屋被强制拆迁的问题,表达自己的诉求和不满。通过信访,被征收人有可能促使政府部门重视问题,协调各方力量进行调查和处理。不过,信访主要是一种行政监督和民意表达的渠道,其处理结果更多是基于行政手段,缺乏像法律程序那样的强制力和确定性。 信法,也就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禁止建设单位参与搬迁活动。第三十一条规定,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被征收人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活动。行政诉讼则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活动。法律途径具有严格的程序规定和明确的法律依据,能够为被征收人提供更为有效的权利保障和救济。一旦法院作出判决,具有强制执行力。 在实际操作中,建议被征收人优先考虑信法。法律途径更加规范、公正,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然,信访也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法律程序进行的同时,通过信访反映情况,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推动问题的解决。但要注意,无论是信访还是走法律程序,都要收集好相关证据,如房屋产权证明、拆迁通知、现场照片和视频等,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