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赠与应办理哪些手续?


房屋赠与是指一方(赠与人)自愿把自己所有的房屋无偿赠与他人(受赠人),他人愿意接受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我国,房屋赠与需要办理一系列手续来确保其合法性和有效性。 首先,赠与人和受赠人要签订书面的赠与合同。赠与合同是一种双方的法律行为,它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签订赠与合同可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日后可能出现的纠纷。 其次,要办理赠与公证。赠与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的行为真实、合法的活动。虽然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赠与合同并不以公证为生效要件,但在实际的房屋赠与过程中,很多地方的房产管理部门会要求办理赠与公证。办理赠与公证可以增强赠与合同的证明力,保障双方的权益。 然后,要进行房屋评估。房屋评估是由专业的评估机构对赠与房屋的价值进行评估。这一步骤主要是为了确定房屋的市场价值,以便计算相关的税费。评估机构会根据房屋的位置、面积、房龄、装修等因素综合评估房屋的价值。 接着,要缴纳相关税费。房屋赠与涉及到的税费主要有契税、印花税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的规定,受赠人需要按照规定缴纳契税。印花税则是对赠与合同等凭证征收的一种税。具体的税费标准和计算方法可以咨询当地的税务部门。 最后,要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双方需要携带相关的证件和材料,如身份证、赠与合同、公证书、房屋产权证书等,到当地的房产管理部门办理过户手续。房产管理部门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会办理房屋所有权的转移登记,将房屋的所有权从赠与人名下转移到受赠人名下。 总之,房屋赠与需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办理相关手续,以确保赠与行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在办理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咨询专业的律师或相关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