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的诉讼程序是怎样走的?


交通肇事罪的诉讼程序涉及多个环节,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刑事部分。第一步是现场勘查和调查取证,警方接到致人重伤、死亡或财产重大损失的事故报警后,会快速到达现场,抢救伤者、控制肇事者、保护现场、寻找目击证人并勘查现场,及时提取和妥善保管证据,对需要检验、鉴定的及时进行相关操作 。 接着是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根据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检验、鉴定结论,制作该认定书,它会载明事故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责任,是处理事故的重要证据且需及时送达当事人,这对能否构成刑事案件很关键 。 然后是立案、破案。符合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立案标准且归相应机关管辖的,会转为刑事案件,制作《呈请立案报告书》报上级批准立案,之后进行侦查,全面收集犯罪嫌疑人有罪或无罪、罪轻或罪重的材料 。符合破案条件的,要制作破案报告,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侦查终结环节,侦查人员需制作结案报告,内容包含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是否采取强制措施及理由、案件事实和证据、法律依据和处理意见等。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对犯罪事实清楚等符合条件的案件,制作《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 再来说民事部分。首先是起诉和受理,交通事故当事人就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应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法院审查符合起诉条件的,7日内立案;不符合的,7日内裁定,不服可上诉 。 审理前的准备阶段,法院立案后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15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组成合议庭对诉讼材料进行必要准备 。 开庭审理时,提前3日通知诉讼参与人。开庭时核对当事人身份等,之后进行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证人作证、出示证据等;接着是法庭辩论,各方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论证;能调解的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则及时判决 。 如果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而提出上诉,案件进入二审程序,二审法院的判决和裁定是终审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判 。 法律依据方面,刑事部分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会面临相应刑罚 。民事部分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来规范诉讼流程 。总之,交通肇事罪诉讼程序较为复杂,涉及刑事和民事多个环节,各环节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