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犯罪是如何造成的?
我最近在学习法律知识,对过失犯罪的形成原因不太理解。想知道在实际生活中,哪些具体的情况和行为容易导致过失犯罪,以及判断过失犯罪的关键要点有哪些。
展开


过失犯罪的造成主要源于行为人在主观上的两种过失心理状态,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是疏忽大意的过失。这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比如,在建筑工地,工人甲在高处作业时,未检查安全绳索是否牢固就开始工作,结果绳索断裂导致其坠落受伤。这里甲应当预见到不检查绳索可能带来的危险,但因疏忽而未预见,就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这种情况若造成严重后果且法律有规定,就构成过失犯罪。 其次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即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例如,驾驶员乙在路况不佳的道路上超速行驶,他明知超速可能引发事故,但自认为驾驶技术高超可以避免,结果还是发生了碰撞事故。这就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同样依据刑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若符合相关规定,也构成过失犯罪。 需要注意的是,过失犯罪中行为人主观恶性相对较小,根据刑法第十五条第二款,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且量刑时相比故意犯罪通常会轻很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