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产权房拆迁如何赔偿?


小产权房一般是指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未办理相关证件,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其产权证不是由国家房管部门颁发,而是由乡政府或村政府颁发,所以也叫做“乡产权房”。 关于小产权房拆迁赔偿问题,需要分情况来看。在我国,小产权房的性质比较复杂,其赔偿情况也因多种因素而有所不同。 首先,如果小产权房是属于违法建筑。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建设活动的监督管理,对违反城乡规划进行建设的,依法予以处理。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前,应当组织有关部门依法对征收范围内未经登记的建筑进行调查、认定和处理。对认定为违法建筑和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的,不予补偿。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小产权房在拆迁时可能得不到任何赔偿。例如,未经合法审批在耕地上建设的小产权房就属于此类。 其次,如果小产权房虽然没有完整产权,但符合一定的条件。比如在符合规划和相关用地要求的前提下,由村集体组织建设的用于村民居住的房屋。在拆迁时,可能会给予一定的补偿。不过这种补偿通常不是按照市场价值进行赔偿,因为小产权房本身没有合法的产权交易价值。可能会对房屋的建筑成本、装修等方面进行适当补偿。例如,按照房屋的重置成本价结合成新率来计算补偿金额。 另外,对于购买小产权房的购房者来说,如果是从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手中购买的小产权房,并且交易是符合相关规定的。在拆迁时,购房者可能会获得部分补偿。但如果是从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手中购买小产权房,由于这种交易本身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在拆迁赔偿时可能会面临一些复杂的情况,赔偿的分配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和相关的司法实践来确定。 总之,小产权房拆迁赔偿问题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不能一概而论。如果遇到小产权房拆迁问题,建议及时咨询专业的律师,了解自己的权益和可能获得的赔偿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