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合同违约如何算作诈骗行为?

我和别人签了合同,对方违约了。现在我怀疑他是故意诈骗我,可又不确定。我想知道在法律上,合同违约达到什么程度或者具备什么条件就算是诈骗行为了,这样好决定我接下来该怎么处理这件事。
展开 view-more
  • #合同违约
  • #合同诈骗
  • #违约认定
  • #诈骗判定
  • #合同法律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层面,合同违约和合同诈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一定情形下,合同违约可能会转化为诈骗行为。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合同违约。合同违约就是合同一方不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比如说,在买卖合同中,卖家没有按照约定的时间交付货物,或者交付的货物质量不符合合同规定,这就属于违约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也就是说,违约主要是违反了合同约定,一般通过民事途径解决,让违约方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等。 而合同诈骗则严重得多,它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一种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判断合同违约是否构成诈骗行为,关键看违约方是否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以及是否采用了欺诈手段。如果违约方在签订合同时就根本没打算履行合同,而是通过虚假承诺等方式骗取对方财物,那很可能就构成合同诈骗。比如,甲以虚构的公司名义与乙签订合同,收取乙的货款后就消失不见,这种情况就不是简单的违约,而是合同诈骗。但如果违约方只是因为客观原因,如资金周转困难、生产出现问题等导致无法履行合同,并且有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行动,一般就认定为合同违约。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