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违约在什么情况下能被定性为诈骗?
我在做生意的时候跟别人签了合同,对方现在违约了,没按约定给我货,钱也没退。我就怀疑是不是遇到诈骗了。想知道从法律角度看,合同违约要满足哪些条件才会被认定是诈骗啊?是看金额还是有别的判断标准?
展开


合同违约和合同诈骗是不同的概念。合同违约,简单来说,就是合同一方没有按照合同里约定的内容去做,比如没按时交货、没按时付款等,这主要是民事上的责任。而合同诈骗就严重多啦,它是犯罪行为。合同诈骗指的是合同一方当事人从一开始就怀着非法占有对方财物的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编造谎言、隐瞒真实情况等手段,骗对方较大数额的财产。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有这些情形,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就构成合同诈骗罪:一是用假身份,像虚构单位或者冒用别人名义签合同;二是提供假的担保,比如用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做担保;三是明明没能力履行合同,却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来骗对方继续签合同;四是收了对方给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直接跑了;五是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财物。 对于“数额较大”的标准,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以上,公安机关会予以立案追诉。 要判断一个合同违约行为是不是合同诈骗,关键得看违约方有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以及有没有实施上面说的那些诈骗手段。要是仅仅是因为一些客观原因没履行合同,那一般就只是普通的违约,不构成诈骗。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