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是如何认定挂床住院的?
我因和保险公司在赔偿问题上产生纠纷,保险公司说我存在挂床住院情况,不肯全额赔付。我不太清楚法院认定挂床住院的标准是什么,想知道法院在处理这类纠纷时,会依据什么来判断是否属于挂床住院呢?
展开


法院认定挂床住院,通常会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首先,要理解什么是挂床住院。挂床住院指的是患者办理了住院手续,但实际上并没有在医院进行实质性的治疗,不在医院住宿、接受诊疗,只是名义上住在医院。简单来说,就是人不在医院好好接受治疗,却占着医院的床位。 从病历资料来看,医院的病历会详细记录患者的诊疗过程。如果病历中缺少必要的检查、治疗记录,或者记录显示患者没有按照医嘱接受相应的治疗,这可能就是挂床住院的一个迹象。例如,医生安排了每天的康复训练,但病历上却没有患者参与训练的记录,法院就可能会对此产生怀疑。依据《医疗病历管理规定》,医疗机构有义务如实记录患者的诊疗情况,这些记录是判断是否挂床住院的重要依据。 再看患者的实际行踪。法院可能会通过调查医院的门禁记录、监控视频等方式,查看患者是否经常不在医院。如果患者在住院期间频繁离开医院,且离开的时间较长,明显不符合住院治疗的常理,也会被认定为挂床住院的可能性较大。 还有护理记录方面,如果护理记录显示护士很少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或者护理记录与患者实际情况不符,也能作为判断挂床住院的参考。因为正常住院患者需要护士进行日常护理,若这方面记录异常,就可能存在问题。 另外,同病房病友的证言也有一定作用。病友可以证明患者在病房的实际居住情况,如果多个病友都反映患者经常不在病房,这也会对法院的认定产生影响。 总之,法院会综合病历资料、患者行踪、护理记录以及证人证言等多方面因素,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来准确认定是否存在挂床住院的情况。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