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是如何确定民事侵权精神赔偿责任的?
我遇到了民事侵权的事儿,对方的行为让我精神上特别痛苦。我想知道最高人民法院对于确定这种民事侵权精神赔偿责任是怎么规定的,我该怎么去争取合理的精神赔偿,想了解具体的确定标准和依据。
展开


最高人民法院在确定民事侵权精神赔偿责任时,依据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等相关规定。 首先,明确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也应当依法予以受理。此外,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者近亲属间的亲属关系遭受严重损害,监护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以及自然人死亡后,其近亲属因特定侵权行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法院也会受理。 其次,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时要考虑多种因素。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法律、行政法规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最后,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会综合考虑各种情况来确定是否支持精神损害赔偿以及具体的赔偿数额。一般来说,只有侵权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法院才会支持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比如,因侵权行为导致受害人出现精神障碍、长期抑郁等严重精神问题。如果侵权行为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法院可能不会支持精神损害赔偿请求。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