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赔偿没有被告答辩举证、审判长审理时,法院如何判决?
我申请了国家赔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被告没有进行答辩举证,而且审判长在审理时我也有些摸不着头脑。我就想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法院一般会怎么去判决啊,我心里也好有个底。
展开


在国家赔偿案件中,当出现被告没有答辩举证,且审判长进行审理的情况时,法院的判决需要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具体的证据情况来进行。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国家赔偿制度。国家赔偿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行使职权给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人身权或财产权造成损害,依法应给予的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为国家赔偿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具体程序。 在国家赔偿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分配是一个重要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在国家赔偿案件中,如果被告是行政机关,那么它同样有责任对自己的行为合法性以及是否造成损害等方面进行举证。如果被告没有进行答辩举证,这意味着它没有履行自己的举证义务。 法院在审理时,审判长会主持整个庭审过程,确保双方当事人能够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提供证据。当被告没有答辩举证时,法院会根据原告提供的证据来审查案件事实。如果原告提供的证据能够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证明被告的行为违法且给自己造成了损害,那么法院有可能会支持原告的赔偿请求。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的,视为被诉行政行为没有相应的证据。在国家赔偿案件中,如果被告没有举证证明其行为合法,法院可以认定被告的行为违法。然后,法院会根据原告所遭受的实际损失,结合相关的赔偿标准,作出相应的赔偿判决。 不过,如果原告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自己的主张,即使被告没有答辩举证,法院也可能不会支持原告的全部或部分赔偿请求。法院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遵循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作出公正合理的判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