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名股东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
我是公司的隐名股东,实际出资了但没登记在股东名册。现在公司有些决策没考虑我的意见,我担心权益受损。想知道隐名股东在法律上有啥办法能维护自己权利,有啥依据和流程,该怎么做才好?
展开


隐名股东,通俗来讲,就是实际出资了,但是在公司的股东名册、公司章程或者工商登记等文件上并没有登记其姓名或名称的人。隐名股东维护自身权利,需要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来进行。 首先,签订有效的代持股协议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代持股协议就是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签订的合同,它可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比如隐名股东的出资方式、金额,显名股东的代持职责,以及隐名股东享受投资收益的具体方式等内容。一旦显名股东违反协议约定,隐名股东就可以依据这份协议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显名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其次,隐名股东要积极参与公司的决策和管理。虽然隐名股东没有在工商登记等文件上显示为股东,但如果能通过显名股东在公司决策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施加一定影响,就能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比如,可以在代持股协议中约定显名股东在公司重大决策表决前,需征求隐名股东的意见。 再者,当隐名股东想要确认自己的股东资格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实际出资人未经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请求公司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记载于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所以隐名股东若想“显名”,需要争取到其他股东半数以上的同意。 另外,隐名股东还应当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如出资凭证、转账记录、与显名股东及其他股东的沟通记录等。这些证据在发生纠纷时,对于证明隐名股东的实际出资情况以及与显名股东之间的代持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隐名股东维护自身权利需要从签订协议、参与管理、确认资格以及证据保存等多个方面入手,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