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纠纷法院怎样调解?
我和邻居因为土地边界问题起了纠纷,实在协商不下去了,打算走法律途径。听说法院在处理土地纠纷时会先进行调解,我想知道这个调解具体是怎么开展的,都有哪些流程和要点,想提前了解清楚。
展开


在土地纠纷进入法院程序后,法院通常会积极开展调解工作。 首先,调解由专业法官主持,他们既懂法律又有丰富的调解经验。法官会先分别倾听双方当事人的讲述,了解大家对于纠纷的看法、诉求,弄清楚纠纷到底是怎么回事,矛盾焦点在哪里。 接着,法官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给双方解释法律是怎么规定的,按照法律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处理结果,引导双方理性看待这场纠纷。 然后,法官会努力促进双方沟通、协商。在这个过程中,法官可能会提出一些合理建议,或者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双方慢慢达成一致。 要是双方在调解中达成一致意见了,法院会根据双方的协议制作调解书。这个调解书和判决书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双方都得按照调解书的内容履行自己的义务。要是双方无法达成一致,那法院就会继续审理,最后作出判决。 相关法律依据:《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法院在处理土地纠纷调解时要依据法律规定合理开展工作。 相关概念: 调解书:是人民法院制作的确认双方当事人协议内容的法律文书。 土地所有权:指土地所有者对土地依法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土地使用权:指单位或个人依法或依约定,对国有土地或集体土地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