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怎样合法继承遗产?


独生子合法继承遗产,主要有以下两种常见情况:首先,若父母有遗嘱,那么就按照遗嘱来继承。遗嘱就是父母在生前对自己去世后财产如何分配做出的安排。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比如父母在遗嘱里写明把房子留给独生子,那独生子就能依据遗嘱获得房子。立遗嘱的方式有多种,像自书遗嘱,就是父母自己书写的遗嘱;代书遗嘱是由别人代写,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录音录像遗嘱是以录音录像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还有公证遗嘱等。 其次,如果没有遗嘱,则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在法定继承里,如果没有其他第一顺序继承人(比如父母去世时,没有在世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也没有配偶),独生子就可以独自继承父母的全部遗产;要是有其他第一顺序继承人,遗产一般由这些第一顺序继承人共同继承,份额通常均等,但继承人之间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在办理遗产继承手续时,如果是通过遗嘱继承,一般需要先确认遗嘱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可能需要进行遗嘱公证等。如果是法定继承,通常要到公证处办理继承公证,证明自己的继承权,之后再去相关部门办理财产过户等手续。例如房产继承,办理公证后到房屋管理部门申请过户;银行存款继承,取得公证证书之后,向银行申请财产转移 。 相关概念: 法定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 遗嘱继承:按照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而承受其遗产的继承方式 。 遗赠:是遗嘱人用遗嘱的方式将个人财产的一部或全部于死后赠给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的一种法律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