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该如何追收应收账款,遇到企业债务人赖账又该怎么办?


企业追收应收账款是保障自身资金流和正常运营的重要工作。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进行追收。 首先,企业在交易时就应该做好预防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企业在与客户交易时,应尽量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账款金额、付款时间、违约责任等关键条款。这样在后续追收账款时,有明确的书面依据。 如果应收账款到期,企业可以先进行友好协商。通过电话、函件等方式提醒债务人付款,说明账款的情况和付款的要求。在协商过程中,要保留好相关的沟通记录,如电话录音、邮件、聊天记录等,以备不时之需。 如果友好协商没有效果,企业可以考虑发送催款函。催款函应明确指出账款的金额、到期时间、要求付款的期限等内容,并表明如果不按时付款将采取进一步的法律措施。催款函可以通过邮政快递等方式发送,并保留好快递单据。 如果催款函仍然无法促使债务人付款,企业可以考虑寻求专业的律师介入。律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向债务人发送律师函,律师函具有一定的威慑力,可能会促使债务人重视并还款。同时,律师也可以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指导企业下一步的行动。 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法解决问题,企业可以考虑通过法律诉讼的方式追收账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企业需要准备好相关的证据,如合同、发票、送货单、对账单、催款记录等,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诉讼过程中,企业要积极配合法院的工作,按时参加庭审,提供相关的证据和陈述。如果法院判决企业胜诉,而债务人仍然不履行判决,企业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可以采取多种强制执行措施,如查询、冻结、划拨债务人的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债务人的财产等,以实现企业的债权。 当遇到企业债务人赖账的情况时,企业不要惊慌,要保持冷静,通过合法、有效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在整个追收账款的过程中,要注意保留好相关的证据,以便在需要时能够证明自己的主张。同时,企业也可以在日常经营中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降低账款回收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