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采砂是如何定罪的?


非法采砂是指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在规定的禁采区、禁采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采砂的行为。这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还可能对水利设施和防洪安全造成威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第一款规定,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他人矿区范围采矿,或者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这里的“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在相关的司法解释中有明确的界定。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实施非法采矿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开采的矿产品价值或者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价值在十万元至三十万元以上的;(二)在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采矿,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或者在禁采区、禁采期内采矿,开采的矿产品价值或者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价值在五万元至十五万元以上的;(三)二年内曾因非法采矿受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又实施非法采矿行为的;(四)造成生态环境严重损害的;(五)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一)数额达到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标准五倍以上的;(二)造成生态环境特别严重损害的;(三)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非法采砂行为的定罪和量刑,会综合考虑采砂的数量、价值、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以及行为人的主观故意等因素。此外,不同地区可能会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在上述法律规定的框架内,制定具体的定罪量刑标准。所以,当遇到非法采砂的情况时,建议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由专业的执法人员进行调查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