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贿处罚金是怎么计算的?


受贿处罚金的计算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并结合具体的犯罪情节来确定。下面为您详细解释: 首先,我们要明确罚金是一种刑罚方法,是法院判处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对于受贿罪判处罚金的规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 《刑法》第三百八十六条规定,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而第三百八十三条规定了贪污罪(受贿罪适用该条量刑标准)不同数额和情节对应的刑罚,其中涉及到了罚金刑。 2016年4月18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罚金的具体适用进行了进一步明确。该解释第十九条规定,对贪污罪、受贿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应当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金;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应当并处二十万元以上犯罪数额二倍以下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应当并处五十万元以上犯罪数额二倍以下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举例来说,如果受贿数额相对较小,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那么罚金的范围就是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若受贿数额较大,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罚金就会在二十万元以上犯罪数额二倍以下这个区间确定。当受贿数额特别巨大,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时,罚金会在五十万元以上犯罪数额二倍以下确定。 不过,具体的罚金数额并不是简单地按照上述区间机械确定。法院在判处罚金时,会综合考虑犯罪情节,如受贿的手段、造成的后果、犯罪人的退赃情况等。如果犯罪人有积极退赃、认罪态度好等情节,在确定罚金数额时可能会相对从轻。相反,如果犯罪情节恶劣,如索贿、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等,可能会在法定区间内从重确定罚金数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