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讯的过程是怎样的?


审讯,简单来说就是司法机关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进行讯问的活动。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审讯的一般过程。 首先是审讯的准备阶段。司法人员在审讯之前会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他们会全面熟悉案件的相关材料,包括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的人物、相关的证据等。例如在一个盗窃案件中,司法人员会了解被盗物品的特征、被盗现场的情况等。同时,他们会制定审讯计划,明确审讯的目的、重点和方法。此外,还会确定审讯人员和记录人员,确保审讯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接着进入审讯的开始阶段。审讯人员会表明自己的身份,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相关的权利和义务。比如,他们会告诉嫌疑人有权保持沉默,有权聘请律师等。这些权利是法律赋予嫌疑人的,目的是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然后,审讯人员会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年龄、职业等。 之后是正式的讯问阶段。审讯人员会围绕案件的事实进行提问。他们会要求嫌疑人、被告人如实陈述与案件有关的情况,包括案件的发生经过、自己在案件中的行为等。在这个过程中,审讯人员会根据嫌疑人的回答进行追问,以查明案件的细节。同时,审讯人员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不能采用刑讯逼供、威胁、引诱等非法方法获取口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 审讯过程中,嫌疑人、被告人也有一定的权利。他们有权为自己进行辩护,有权申请回避等。如果嫌疑人、被告人提出申请,司法机关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查和处理。 最后是审讯的结束阶段。当审讯人员认为已经查明了案件的事实,或者达到了审讯的目的,就会结束审讯。审讯结束后,审讯人员会将审讯笔录交给嫌疑人、被告人核对。如果笔录有遗漏或者差错,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提出补充或者改正。核对无误后,嫌疑人、被告人应当在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