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隐私权是如何界定的?
我感觉我的隐私被别人侵犯了,但不太确定什么样的情况算侵犯隐私权。比如别人未经我同意看了我的手机聊天记录,这算侵犯隐私吗?我想了解一下法律上对于侵犯隐私权是怎么界定的。
展开


在法律上,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要界定是否侵犯隐私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看是否有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主要包括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例如,偷偷查看他人的信件、日记、手机内容;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干扰他人私人生活安宁;未经同意公开他人的个人信息,像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以刚才提到的未经同意看手机聊天记录为例,这就属于刺探他人私人信息的行为,很可能构成对隐私权的侵犯。 其次,看这种行为是否违反法律规定。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明确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也就是说,如果行为人的行为违反了这些禁止性规定,就可能被认定为侵犯隐私权。 再者,还要看是否存在过错。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情况。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侵犯他人隐私权,仍然实施该行为;过失则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侵犯他人隐私权,但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虽然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比如,快递公司工作人员因为疏忽将客户的收件地址信息泄露给他人,这就属于过失侵犯隐私权。 最后,要看是否造成了损害后果。损害后果可以是精神上的痛苦,也可以是财产上的损失。比如,因为个人隐私被公开,导致当事人遭受他人的嘲笑、歧视,精神上受到折磨;或者因为个人信息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实施诈骗,造成财产损失。只有当行为人的行为同时满足上述几个方面时,才会被认定为侵犯隐私权。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