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免三减半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如何计算?
我在处理公司税务时遇到了难题。公司符合三免三减半政策,但我不知道怎么计算这个政策下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我对税务计算不太熟悉,希望能了解具体的计算方法和步骤,最好能有通俗易懂的解释,让我能明白其中的原理。
展开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什么是“三免三减半”和“递延所得税资产”。“三免三减半”是国家为了鼓励某些行业发展而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意思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前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后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而递延所得税资产呢,简单来说,就是因为会计处理和税法规定不一样,导致企业现在多交了税,以后可以少交,这多交的部分就形成了递延所得税资产。 接下来看看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算原理。它主要是根据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乘以适用税率来计算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就是会计上的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和税法上认可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在未来能减少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在“三免三减半”政策下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步骤如下:第一步,确定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这是按照会计准则计算出来的资产或负债在账面上的价值。第二步,确定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也就是按照税法规定,该资产或负债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第三步,计算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用计税基础减去账面价值(如果是资产)或者用账面价值减去计税基础(如果是负债)。第四步,根据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适用税率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 这里涉及到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这些法律法规规定了企业所得税的征收范围、税率以及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其中就包括“三免三减半”政策。同时,《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计量和列报做了详细规定。 不过,在实际计算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情况。比如,企业的资产和负债项目很多,每个项目都要分别确定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再比如,税率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就需要在税率变化的当期对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调整。所以,如果遇到复杂情况,建议咨询专业的税务顾问或会计师。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