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该如何进行加减?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是会计和税务处理中很重要的概念。下面为你详细解释它们如何进行加减。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含义。递延所得税资产简单来说,就是企业现在多交了税,未来可以少交,这相当于企业的一项资产。而递延所得税负债则相反,是企业现在少交了税,未来需要多交,属于企业的一项负债。 从计算原理上看,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或减少主要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相关。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就是会计上算的金额和税法上算的金额不一样,而且这个差异以后能让企业少交税。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时,就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当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增加时,递延所得税资产也会增加,会计分录通常是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当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减少时,递延所得税资产就会减少,分录为贷记“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减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有关。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会计和税法计算金额不同,且这个差异以后会让企业多交税。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按照准则规定,当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增加时,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会计分录是贷记“递延所得税负债”;当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减少时,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分录为借记“递延所得税负债”。 在实际计算当期所得税费用时,公式为: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这里的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 -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 -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初余额)。如果计算结果为正数,说明递延所得税费用增加;如果为负数,则说明递延所得税收益增加。通过这样的计算,就能准确得出企业在一定期间的所得税费用情况,从而进行正确的财务核算和税务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