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定案后司法机关发现有错误时应当如何处理?
当人民法院定案后司法机关发现有错误时,在法律上有着明确的处理方式和流程。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定案”通常指的是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在这种情况下,若司法机关发现错误,会启动审判监督程序来纠正。审判监督程序,通俗来讲,就是为了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依照法定程序,对案件重新进行审判的程序。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在民事诉讼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而在行政诉讼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判决、裁定不停止执行。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决定是否再审。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司法机关在发现人民法院定案有错误后,会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重新审查案件,以确保司法的公正和公平,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8个最新问题
拖欠工资该如何处理?
假释考验期结束后该怎么处理?
撞了电瓶车后该怎么处理?
夫妻双方都办个体户会存在合并征收税吗?
自产自用商品作为福利发放给员工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是否能够断绝父女关系?
宪法立法权是否属于全民所有?
交强险医疗费用赔偿项目有哪些?
公司给个体户打款但个体没有对公户怎么办?
派出所跨省抓人是不是意味着事情很严重了?
事实婚姻补领结婚证时间是写什么时候的?
疗养院是否可以使用医保?
异地社保重叠部分由谁来退?
怎么查看车辆是否被法院查封?
结婚后怎样转移财产给子女最合适?
律师是怎么由来的?
合同的法律约束力与效力以及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是怎样的?
管辖异议裁定错误该怎么办?
已为您展示了 18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