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是老赖,离婚时孩子怎么判?


在婚姻关系中,如果丈夫是老赖,夫妻双方离婚时涉及孩子抚养权的判决,法院通常会依据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合法权益的原则进行综合考量。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老赖”的定义。“老赖”一般指的是那些有能力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却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这类人通常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他们的一些行为会受到限制,比如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会受限,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也会受到信用惩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从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看,法院会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果丈夫是老赖,他的失信行为可能会对孩子的生活和成长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老赖可能会面临经济上的困境,这可能会影响到他为孩子提供稳定的生活条件和教育资源。而且,老赖的不良信用记录也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 不过,法院并不会仅仅因为丈夫是老赖就直接剥夺他争取孩子抚养权的权利。如果丈夫能够证明自己虽然是老赖,但仍然有能力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并且孩子与他共同生活更有利于其成长,法院也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此外,法院还会考虑另一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如果妻子有稳定的收入、良好的居住环境和教育背景,能够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条件,那么妻子获得孩子抚养权的可能性会相对较大。同时,如果孩子已经年满八周岁,法院还会尊重孩子的真实意愿,看孩子更愿意与哪一方共同生活。 综上所述,在丈夫是老赖的情况下离婚,孩子抚养权的判决并没有绝对的标准,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以确保孩子能够在一个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和成长的环境中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