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被曝光后开车逃逸会如何被法律定性?


盗窃被曝光后开车逃逸的行为,其法律定性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如果只是单纯盗窃后开车逃离现场,没有其他特殊情况,那么一般还是按照盗窃罪来定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这里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不同地区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有不同的标准。 但是,如果在盗窃被曝光后,开车硬闯,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这种情况下行为就可依照抢劫罪来定罪处罚。抢劫罪相比盗窃罪,处罚更为严厉,因为它不仅侵犯了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 另外,如果盗窃的是车辆,开车逃逸过程中又发生了交通事故并逃逸,若构成交通肇事罪,那么就会面临盗窃罪和交通肇事罪数罪并罚的情况。交通肇事罪中,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总之,具体的定性要综合多方面因素,由司法机关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认定。 相关概念: 盗窃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