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流程一般需要多长时间?


工伤流程所需要的时间因具体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 首先是工伤认定申请阶段。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要是遇到特殊情况,经过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在规定时间内申请,那么受伤害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直接申请。这是《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明确规定的 。 接着是工伤认定审核阶段。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一般会在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不过对于那些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15日内就能作出决定。 然后是劳动能力鉴定阶段(如果需要的话)。一般在伤情稳定后,职工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 最后是工伤赔偿阶段。赔偿款到账时间也不一样。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费用,像医药费通常由用人单位先垫付后期报销;要是工伤级别达到10级及以上,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在完成工伤鉴定、申请支付费用后,一个月左右能到公司账户,公司什么时候转到工伤职工账户则取决于用人单位。由用人单位支付的费用,比如停工留薪期工资是按月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是在受伤职工离职之后才支付。工伤赔偿一般要3到4个月才能到账。 总之,整个工伤流程快则几个月,要是情况复杂,涉及争议、复查等,可能会花费一年甚至更长时间。 相关概念: 统筹地区:简单说就是统一筹集、管理、使用工伤保险基金的地区范围。 除斥期间:是指法律规定某种民事实体权利存在的期间。在这个期间内如果不行使权利,权利就会消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