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协议离婚申诉期是多长时间?


在民法典中,协议离婚的申诉期需要分不同情况来看。 首先,如果是对解除婚姻关系部分,一般情况下是不能起诉的,不存在所谓的诉讼时效。因为一旦协议离婚完成,婚姻关系就解除了,不能随意反悔。 其次,关于财产纠纷方面,情况较为复杂。如果是发现对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 (一)》第八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发现之日起计算。这是因为法律要保护当事人对夫妻共同财产应有的权益,给予其在一定时间内发现并维护权益的机会。 另外,如果是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后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七十条,应当在离婚后一年内提出 。不过,只有当存在欺诈、胁迫等法定撤销情形时,法院才会受理并审查是否支持撤销请求。这是为了防止当事人随意反悔,维护离婚协议的稳定性和严肃性。 如果一方不履行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配以及子女扶养等责任,另一方有权请求法院审判与执行,这个过程受到一般诉讼时效制度制约,通常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这是督促当事人及时行使权利,避免权利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 相关概念: 普通诉讼时效:指一般情况下,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通常为三年。 最长权利保护期间: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保护,但有特殊情况的,法院可根据权利人申请决定延长。 法定撤销情形:比如欺诈、胁迫等,在这些情况下,当事人在规定时间内有申请撤销相关协议或行为的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