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谣传谣行为能被拘留多少天?


造谣传谣行为在法律上可能会面临拘留等处罚,下面我们分情况来看其拘留天数及相关依据。 首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造谣传谣扰乱公共秩序,没有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会被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还可能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要是情节比较轻,就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这里的“情节较轻”可能包括造谣传谣的范围较小、造成的影响不严重等情况。 其次,如果造谣传谣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就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来处理了。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不过刑事处罚中一般是判刑,而不是单纯的拘留了,但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也会有刑事拘留的环节。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一般情况下,刑事诉讼拘留的期限最长为14日。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拘留期限最长为37日。 总之,造谣传谣行为的拘留天数要根据具体的违法情节、危害后果等来综合判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造谣、不传谣,共同维护健康的社会秩序。





